市場主體是經濟運行的最基本單位和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。對擁有1110萬戶各類市場主體的山東來說,如何助力這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,是關系到全省經濟運行是否順暢的關鍵關節。
而對山東省屬企業來說,發揮全省經濟發展中主力軍的作用,在幫助廣大民營企業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保存量、擴增量、提質量,實現市場主體活下去、多起來和強起來方面,已經打出一套頗有落地成效的“組合拳” 。
加大投資,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加速企業市場“內循環”
投資能帶來市場需求,有助于穩定產業鏈供應鏈。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,今年山東省屬企業在原計劃投資的基礎上,繼續加大投資力度,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,普遍增幅都在50%以上。
山東高速原計劃今年投資191億元,現在已經增加到了286億元;齊魯交通主動追加投資到了412億元。水發集團有4個項目入選省重大項目,項目總投資128億元,而山東重工推出的(濟南萊蕪)綠色智造產業城,計劃總投資也超過了1500億元。在煙臺,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的蓬萊國際機場二期工程計劃總投資55億元,今年計劃投資12億元。
圖/蓬萊國際機場二期工程航站樓空側俯視效果圖
據悉,今年省屬企業累計有116個項目被列入省重點項目,計劃總投資1159億元。而除了繼續抓好正在建設的重大項目,山東省屬企業還在積極籌劃一批重大項目,并采取成熟一個開工一個的方式,持續加大投資力度,給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送去“雪中炭”“及時雨”。
紓困解難,開啟中小微企業融資對接服務的“山東模式”
融資難、融資貴是小微企業在提質增效道路上面臨的一大難關。為此,山東省屬企業積極在擔保、融資等方面為各類企業提供服務和便利。
以齊魯股權與合作方聯合推出的“齊魯股權抗疫融”普惠融資項目為例,截至目前,這個項目已經成功幫助7家企業獲得融資2128萬元,另有30家企業正在信貸業務對接中。齊魯股權還創新推出“新動能可轉債”,目前新增備案“新動能可轉債”5單、金額9.6億元。
除此之外,省屬企業還發起設立紓困基金9只,認繳規模166.45億元,實繳108.04億元,已實現投出資金99.92億元,紓困企業16戶,其中上市公司14戶,有效緩解了大股東股票質押的流動性風險。
暢通物流,搭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助力開拓新市場
受全球疫情影響,國際貿易物流管理日趨嚴格,嚴重影響進出口企業的正常運行。山東省屬企業積極參與“一帶一路”重大戰略,致力搭建東連日韓、西接歐亞大陸的國際物流大通道。
而提到國際物流大通道,就不能不提到山東高速運營的“齊魯號”歐亞班列。今年以來,“齊魯號”歐亞班列先后推出了“日韓陸海快線”“魯歐快線”“上合快線”等服務產品,通過班期化、常態化運營,為客戶提供全程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。
圖/“齊魯號”歐亞班列
在積極與省內外貿企業對接后,“齊魯號”歐亞班列累計為海爾、重汽、臨工等重點企業開行“點對點”定制專列24列,同時開通了“濟南—漢堡”“棗莊—莫斯科”“煙臺—基輔”等新線路,運營線路增加至35條,可直達14個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42個城市。今年上半年,“齊魯號”歐亞班列累計開行740列,同比增長40.4%。
線上轉型,帶動更多市場主體釋放巨大潛能
為適應疫情帶來的消費變化,山東省屬企業主動出擊、大力發展線上業務。
銀座集團著力強化科技賦能,實施智能化、數據化改造,助力實體店和線上渠道的“兩翼齊飛”。與美團、餓了么和京東到家合作推出的銀座到家小程序,在今年前6個月實現同比增長136.43%。福瑞達生物工程采取直播、短視頻方式,實現線上銷售1.8億元,同期增長60%以上,并促進了外賣和物流行業發展。
不難發現,這些省屬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,本質上是一種“內循環”發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徑。有助于推動廣大民營企業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轉型發展,從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來源:齊魯網